一、基本情况
鄂州市城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现有职工82人,负责管理城区滨湖桥等8座雨污水提升泵站、主城区2座污水处理厂和1座污泥碳化厂。主要职能职责是指导全市污水处理设施规范运营,负责城市污水的归集、提升、输送、污水处理费征收、污泥处置以及对城区、樊口、花湖3座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
二、机构设置
公司内设:工会、办公室、政工科、财务科、规费科、生产技术科、安全科、运营协调办公室、中心控制室。
下设:设备维修站、城东污水提升泵站、滨湖桥污水提升泵站、城南污水提升泵站、青天湖污水提升泵站、程潮污水提升泵站、桥东污水提升泵站、莲花山污水提升泵站和立交桥雨水抽排泵站。
三、人员结构
公司现有在职职工82人,退休职工15人;其中:副科级以上干部7人(领导班子成员5人),在职党员48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5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人。
四、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情况
按照市物价局、财政局、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制定和调整我市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鄂州价费〔2015〕76号)文件规定,2016年1月起,污水处理费单价调整为居民0.95元/吨(占比68%)、非居民1.4元/吨(占比32%)。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全额纳入市财政局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服务费的结算。
城区污水处理厂和樊口污水处理厂均属于市政府BOT招商引资项目,按照《特许经营协议》及《污水处理服务协议》约定,由市污水公司向两座污水处理厂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
五、生产和运营设施管理情况
1、污水处理厂
城区污水处理厂位于鄂东大道茅草村,占地306亩,主要服务于老城区以及城东、城南新增城市规划区,采用BOT方式由北京桑德环保集团鄂清公司投资建设运营,项目特许经营期25年,主体工艺采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污水厂于2017年进行了提标升级改造,出水水质由2002年GB18918一级B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准,目前正在进行试运营。总设计规模为12万吨/日,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6万吨/日,于2008年12月建成运营;二期3万吨/日,于2012年6月建成运营,目前处理规模达到9万吨/日,实际处理量约9万吨/日。
樊口污水处理厂位于鄂州经济开发区旭光村杨湖路,占地79亩,主要服务于樊口地区以及城西新增城市规划区,采用BOT方式由深硕污水处理公司投资建设运营,项目特许经营期26年,主体工艺采用A2/O工艺,出水水质执行2002年GB18918一级A标准。总设计规模3万吨/日,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1万吨/日,于2011年12月建成并调试运营,目前处理规模达到1万吨/日,实际处理量约0.7万吨/日。
花湖污水处理厂位于胄山村南侧,系鄂州市航空都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的子项目。目前,已建成运行一期一阶段1.0万m3/d规模,主要服务区域为花湖经济开发区及附近杨叶镇等居民生活污水。采用改良型A2/O+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排入花马湖港。项目于2017年7月份开工建设,2018年2月建成并开始污泥驯养调试,3月初出水已达标且在线监测数据实现连续上传省监控平台,4月20日经市水务局批复进入商业试运行,2018年7月份厂区完成环保验收。
为保证以上3座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以及规范管理,市污水处理公司设立专职部门,负责对污水处理厂的规范运营、水量水质监管和服务费结算等进行监督管理和服务协调。
2、污泥碳化厂
为实现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处置,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各地的实践情况,我市于2016年建设完成污泥碳化厂。项目选址在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旁,主要解决城区、樊口2座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二次污染问题。项目建设规模60吨/日,总投资3800万元,系统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整套处理系统由污泥储仓、干燥、碳化、除尘、热量回收、尾气处理等部分组成,主要采用一套处理量为60 t/d的内破碎回转滚筒干燥机进行预干化处理后,再由开孔管多段螺旋碳化炉进行碳化处理。该项目是中国境内首例采用连续高速污泥碳化炉装置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污泥碳化技术可以使污泥中有机物全部碳化、烧死病原体,可最大限度减少污染。2017年10月,污泥碳化厂正式投产,目前碳化厂运营正常,日平均处理污泥量约42吨。
3、污水提升泵站
已建成运行7座污水提升泵站,1座雨水泵站,泵站目前实行24小时工作制管理,主要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提升输送,并对雨水进行助排。其中:
城东泵站位于东塔路,2001年建成运行,设计能力12万吨/日,主要污水收集范围是南浦路以东,二桥(南浦虹桥、莲花桥)以北,提升输送污水至城区污水处理厂。目前日平均抽排水量约4.9万吨。
滨湖桥泵站位于滨湖西路,2002年建成运行,设计能力6万吨/日,主要污水收集范围是南浦路以西,广电大楼以东北,提升输送污水至城东泵站。目前日平均抽排水量约2.5万吨。
城南泵站位于文苑路,2008年建成运行,设计能力12万吨/日,主要污水收集范围是二桥(南浦虹桥、莲花桥)以南,广电大楼以东南,提升输送污水至城区污水处理厂。目前日平均抽排水量约2.8万吨。
青天湖泵站位于青天湖路,2014年建成运行,设计能力8万吨/日,提升输送污水至樊口污水处理厂。目前日平均抽排水量约0.4万吨。
桥东泵站位于菜园头村9组,2016年建成,设计能力6万吨/日,主要污水收集五丈港西北一带生活污水,提升输送污水至城区污水处理厂,目前正在进行试运行。
程潮泵站位于程潮中学附近,2017年建成,设计能力0.44万吨/日,主要污水收集范围是程潮片区,提升输送污水至城南泵站。目前正在进行试运行。
莲花山泵站位于莲花山风景区内,2016年建成,设计能力0.2万吨/日,主要污水收集范围是莲花山风景区内,提升输送污水至城南泵站。
立交桥泵站(雨水)位于鄂东大道,主要抽排武钢球团矿立交桥处的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