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人,走近时,你不会引起注意,远离时,你不会产生记忆。他就是鄂州市城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维修站的站长卫阳文,一位普通而平凡的设备维修工、清淤工。他那含蓄明澈的眼睛和那宽宽的前额,给人以质朴、聪慧而又深沉的印象。虽然他极其普通,貌无惊人之处,语无铿锵之声,但他对工作永远没有满足,有的是进取的勇气和不服输的性格;对工作永远没有懈怠,有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本职工作的那份挚爱,却感动着他身边的同志们……
美是一种自信与活力
不知道为什么,在所有的颜色中有的人最偏爱绿色,或许是绿色的事物能给人清新的感受,或许绿色代表奉献、顽强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卫站长偏偏最爱的就是绿色。他在污水处理这个环保公益岗位上,为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绿色家园,一干就是十多个年头。
年近半百的卫阳文,有着二十多年的机械设备维修经验,他深知一位维修人员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城区的三座污水提升泵站担负着城区污水收集输送的重任,而设备维修站则肩负着确保污水提升泵站平稳运行的责任。在卫站长带领下的这支维修、清淤团队,长年坚守在生产第一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与机械设备上的油渍和集水池内的污泥打交道,每当遇到抢修或紧急任务时,还得加班加点地干,面对这样恶劣艰苦的工作环境,没有真诚与敬业精神,谁能坚持下来。
无论是在机械设备故障维修的机器旁,还是在集水池内外的清淤现场,我们总能看到卫站长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的身影。在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脏活累活、重活险活带头干、抢着干。从他憨厚可鞠的笑容中,浸透着一种刚毅与坚强;从他朴实无华的言语中,洋溢着一种自信与活力。
设备维修站的工作,不仅苦、脏、累,同时颇具危险性。一次,有位同事对他说:"卫站长,你都快五十了,而且又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工作环境又这么差,为什么不向领导申请换个工作呢?"他却平实地回答道:"这项工作条件虽艰苦,总得有人做,而且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个年头,对情况比较熟悉,天长日久也就习惯了。"
卫站长曾对我们说过,人的一生要递交三份答卷,一份交给社会,让群众为你打分,一份交给自己,让自己无愧于心,一份交给党,让党旗因你而增添光彩。他在工作中求真务实,认真地履行着他的职责,是一个良好工作作风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为有这样的同事而骄傲而自豪,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设备维修站员工的态度和精神。
设备维修站在卫站长的带领下,无论是设备抢修,还是泵站清淤,他们凭着对人民的责任和污水处理事业的热爱,不讲条件,不论时间、地点、天气,都会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直至任务完成。近三年来,他们共维修设备大小故障183次,对泵站集水池清淤59次,清掏淤泥482吨。
卫阳文就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为人生添光加彩!由于他的工作突出,多次被市住建委评为先进个人,年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他所领导的团队2008年被市总工会命名为"工人先锋号",每年都被公司评为先进集体。荣誉归荣誉,作为设备维修站站长,他没有陶醉在群众的赞扬声中,而是把大家的赞扬化作工作前进的动力。
美是一种无所畏惧
2011年3月的一天,春寒料峭,寒气袭人。为了保证滨湖桥泵站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公司准备在污水管道上方开挖一个施工作业面,以便堵上污水口,彻底截断污水。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挖掘机一铲一铲的往地下挖,很快挖出了一处十几米的深坑,污水检查井也被凿开了。此时,滨湖桥泵站的水位已经降至极限,夹带着粪便、动物残体和大量白色垃圾等脏物的污水,在巨大的压力下,肆虐的拍打基坑底下松软的泥土,像一条黑色的猛兽汹涌的向下游流去。
卫站长所带领的维修设备人员是这次堵口的主力军,他们明白堵住狭小的污水管道不仅要迎着难闻的腐臭气味,而且稍不留意管道中的激流随时会将人冲走。
面对危险,卫站长却毫不犹豫地带头下到已开挖十余米深的坑底开始填堵管口。他的行动激励了现场的每一名干部职工,瞬间大家迅速组成了一道自上而下的人梯,装满黄土的沙袋,一袋一袋往下传递着。在污水管口仅能站脚的一处地方,卫阳文吃力地接过沙袋,拼尽全身力气往污水口扔去。辗转往复,大伙儿努力的传递着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沙袋,沙袋逐渐堆高了,湍急的污水终于被制服了。
坑下,一张张熟悉而又变得陌生的脸庞上,缩放出了胜利的微笑。
美是一种无私无畏
为确保泵站运行正常,卫阳文的手机全天24小时不关机,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发生机械故障,他都会及时赶赴现场,那怕是深夜凌晨。
2012年9月10日的凌晨2点,那天晚上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已进入甜美梦乡的卫站长忽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鄂燕大道立交桥泵站发生断电故障,泵机停运,导致立交桥下积水很深,严重影响了交通。
他放下手机二话不说,立即翻身起床,穿上雨衣跑出家门,就连跟熟睡的妻子打声招呼都没能来得急。
他急怱怱地赶到8里外的现场,不顾一脸雨水,一身湿衣,马上带领赶来的几位工友,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急抢修,泵站恢复了正常抽排,立交桥下的积水退了下去,保证了立交桥下道路的畅通。回到家中的卫阳文,一身油污,一身疲惫,汗水与雨水汇集,倦意与笑容交融。
美是一种刚毅与坚强
那是2013年的盛夏季节,城东泵站5号泵在运行中,电流突发异常。卫站长得知后及时赶赴现场,经检查分析后确定为集水池淤泥过多,造成泵机运转不畅。为了不影响泵站的正常生产运行,他随即组织维修站全体人员进行清淤。
面对集水池外40摄氏度高温的灼烤,井下异常闷热的高温熏蒸,卫站长率先下到深达十余米的池底。集水池内到处是漫天飞舞的蚊蝇、偶尔还有几只老鼠四处乱窜,闷热的池内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恶臭,他全然不顾。
他在足膝深的淤泥中艰难地跋涉来到格栅机旁,用手一点一点地往外拉拽缠绕在格栅上的脏物,随后他挥动着铁锹,将沉积在池底的淤泥,一锹一锹的铲到拖车里运出集水池外。
快到换班时,同事们喊他上来歇歇,他说:"我还行,等把这点铲完就上来。"其实我们都知道,老卫是不想让我们下井,他宁愿自己受苦受累多干点,我们就会少干点。
当他从池底上来时,卫站长从头到脚沾满了污泥,湿淋淋的衣服上滴下的不知是污水还是汗水,从他身上还散发出阵阵异常刺鼻的怪味。这时,同事们发现他已是满头大汗,浑身乏力,眼睛布满血丝,脸上都是通红通红的,大家担心地问道:"卫站长,你的身体没事吧!"他却对我们说了一句很朴实的话:"我的老毛病高血压又犯了。"公司领导得知后,要求他马上到医院去治疗,并休息几天。但他想到工作尚未完成,心里放不下,就草草地吃了两片降血压的药,又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他和同事们就这样轮换着,一干就是12个小时,一直到半夜12点。这就是我们的站长,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一个普普通通的维修、清淤工。
美是一种无怨无悔
记得那是2013年腊月二十七的傍晚时分,已经下班回家正准备吃晚饭的卫站长,忽然接到城东泵站打来的电话,说是泵站3号拍门冲掉了,得到故障报告后,他即刻带领维修人员赶赴现场。
那天,寒风凛冽,天寒地冻,工友们穿着厚厚的棉衣都有些瑟瑟地发抖。卫站长带领我们及时赶到现场后,迅速拆掉管道螺丝,打开管盖,拆除伸缩节。此时,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条又黑又暗的狭窄管道,这时需要人钻进管道内找到拍门,由于污水管道长时间封闭,积聚着大量的沼气,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极易造成人员中毒。
在危难时刻,卫站长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脱掉棉衣毛裤,穿着单衣裤衩钻进管道内,因管道直径仅有80公分,空间狭小人不能站立,只能在冰冷刺骨的污水中一点一点地向前爬行。不知拍门冲走多远,管内伸手不见五指,只能慢慢的用手摸索着挪动。好不容易摸到拍门,拍门很重,双手受限,不好用力,退出时很艰难,工友们在外面紧紧地拉着他的双腿,协助他慢慢地拖出拍门。此时的他全身湿透了,嘴唇发白了,满身的污泥散发着刺鼻难闻的气味,浑身上下冻得直哆嗦。拍门经过紧急焊接处理,安装完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了。
当他饥肠辘辘,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时,在家焦急等候的妻子,急忙地给他披上大衣,递上一杯热水,眼眶内噙着泪花心疼地说:"老卫啊!你已是快年过半百的人啦!这么寒冷的天气,而且又患有高血压,还这么不分白天黑夜地拼命干,身体怎么能扛得住呢?他面对妻子温馨的关爱,只是憨憨的一笑,说:"这就是我的工作,没事,没事,我能扛得住"。作为丈夫,他深深地感到愧疚,觉得对不起妻子,对不起孩子。在他的生活中本应多花点时间陪着妻子和孩子一起享受家庭的温馨与幸福,可是他却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工作上,把关怀与爱献给了污水处理事业,但他无怨无悔。
卫站长对工作的专注、对细节的执着、对事业的热情,让平凡普通的他散发着明星般的绚丽光彩。设备维修站的全体职工,在他身先士卒的影响下,为我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坚守在艰苦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们有着一颗忠于污水处理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正是这些质朴无华的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汗水描绘着一幅幅净水清源、改善城市环境的诗篇。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今天,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不平凡的事业,充分展现了污水处理公司职工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他们不追求名利、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和高尚情怀,他们就是一群"我身边的最美一线职工",而卫阳文是他们中的姣姣者。